城市发展,规划先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紧扣长江大保护,发布《南京魅力滨江2035》,谋划一江两岸新格局;推进绿道成环,发布绿道规划,绿道经验获全国推广;全国首创《历史建筑保护告知书》管理办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创新出台《开展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为城市更新提供新模式,南京入选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
10年之间,自然资源保护力度更大、空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城乡规划建设质量更高、资源要素保障更加得力、资源权益维护更加有力。一个个美好愿景,落地为幸福生活的实景,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南京画卷。
规划让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
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时间回到2012年,彼时南京正编制《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在这个城市第四版总规里,我市提出了“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现代都市区的空间格局。不仅高度耦合了自然资源基底结构,有效防止了城市的无序蔓延,同时建立了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南京特大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也成为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经典。
10年之间,在总规引领下,南京城不断“长大”。截至2021年底,南京建成区面积已达868.3平方公里,较2012年增加17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942.3万,对比2012年增加了126.2万人。2015年以来,南京以国家级江北新区获批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江南、江北双主城建设,促进城市建设从秦淮河时代迈入扬子江时代,实现了从沿江发展到跨江发展再到拥江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2019年,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挂牌成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资源保障作用,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成片开发、城市更新、BIM/CIM等改革创新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10年里,河西新城、燕子矶等主城片区整体功能持续提升,江北新区及仙林、东山副城综合功能不断完善,“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都市区空间布局逐步形成,城乡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总体规划围绕南京与更大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不断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011版总规提出的“引领中西部、竞合长三角”的区域发展战略,强调依托长江和快速交通走廊构建面向区域的城镇发展轴,目前,南京都市圈城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编总规更是从全球城市网络以及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维度提出南京城市的使命与担当,全面提升南京在国家战略格局的中心地位,推动南京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昨天,《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依法开展成果草案公示,向公众征询意见。总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从都市区拓展到全市域和全要素,把山水林田湖和城乡统筹一体考虑,塑造“南北田园、中部都市”大格局。在山水城林中,规划构建高质量的南京发展格局,为建设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保护让土地更集约高效
“亩产论英雄”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民以食为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市规划资源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综合采取管控性、激励性、建设性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质效显现。
全市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根据各区产业发展定位,结合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情况,在传统土地整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探索开展南京园博园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型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约2300亩,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全面推进各类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4533.53公顷,约6.8万亩。
南京以“长牙齿”的硬举措强化土地管控。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加大土地违法处罚力度。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行为排查整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年均发放耕地保护补贴约8亿元,惠及50余万户农民。
不占少占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是提升环境承载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之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南京始终坚持集约发展,以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开发,建立空间紧凑、相对集中、适度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通过鼓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印发“十四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实施意见(试行)》,2019-2021年,南京市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033公顷、处置闲置土地647公顷,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23.18公顷。
2017年、2019年,南京先后两次被省政府评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成绩优异的地方”,六合、雨花台、浦口、溧水等区先后获评省级节约集约利用模范。江北新主城正在建设的地下空间项目,集合了城市商业、公共社交、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企业服务等功能,通过地上、地下一体化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施工,实现了各类功能的复合利用。这种模式,综合节地率达到121%,获全国推广。
市规划资源局还出台考核办法,明确耕地保有量等四方面的限制评优情形,实行“一票否决”,倒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低效用地再开发中,在轨道交通站城一体设计上,南京正引导寸土生寸金,强化以“亩产论英雄”,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服务让经济发展更有活力
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中当好“店小二”
近年来,南京市围绕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目标,全方位推动不动产登记改革,精准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打出“组合拳”。
2016年,6位市民领到了主城首批不动产权证书,两证变一证,开启了南京不动产统一登记新篇章。2017年,市规划资源局进行了7次提速,将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工作日。还以房产交易、缴税、不动产登记全业务一体化办理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建成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互联网服务平台,开启了“七个一”集成服务新模式。该模式不仅在全省推广,也形成了享誉全国的“南京模式”。
6年来,市规划资源局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从相关业务多处跑、多窗办到多类民生事项一站办、一窗办;从只能窗口现场办到全面支持线上办、自助办;从颁发纸质证书(证明)到电子证照全面实施,申请材料更加精简,办事效能加速提升。商品房办证、登记资料查询等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全国率先建成涵盖抵押贷款全生命周期的“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在便民惠企、优化营商环境上,让一个红本本跑出了服务加速度,增添了新活力。
重大项目是稳定发展的基石。市规划资源局强化“店小二”精神,在提前做好技术和政策储备上下功夫,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规划空间需求。优化审批流程,保障重大项目高效落地,3年来积极争取省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3.3万亩。实施用地计划差别化供应,累计获批建设用地总量达15万亩,实现全市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高效保障了一批重大医疗项目、重大教育项目、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
南京是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规划资源部门不断简化审批流程,并针对民生领域推出规划许可证“豁免”项目清单,为工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民生项目快速启动,赢得了时间。
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方得始终。2021年,南京蝉联全国营商环境登记财产指标标杆城市。
修复让人民望山见水有乡愁
山水城林和谐共生交出一张“绿色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南京市狠抓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加大各类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探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子,交出了一张“绿色答卷”。
全市林木覆盖率31.61%、森林覆盖率 25.86%,居全省第一。省级以上(含省级)湿地公园总数增加至9个,自然湿地保护率达 68.6%,居全省第一。南京以高淳区全省首批“山水林田湖草” 保护修复试点为契机,以固城湖退圩还湖工程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构建了以“山、水、林、田、湖、草”六要素为主的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
园博园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项目是南京首个生态修复型项目,总规模约2382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就了一座“永不落幕的南京花园”,还新增农用地约120公顷,新增未利用地约35公顷。参照园博园的试点模式,南京市正在争取更大范围更多要素的生态整治试点,努力为山水林田湖草村系统整治修复提供范本。
2020年,南京编制《魅力滨江2035》,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将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融入环境改善、活力提升、创新发展等各项工作,打造山水交融、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长廊、创新活力江岸,努力将两岸构建为新时代山水城市主轴、世界级魅力人文江岸。一江两岸通过撤除工业码头、生态岸线修复,紧紧围绕“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和严管示范带”要求,划定蓝绿空间,推进治理修复,沿线343.53万平方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基本完工,提升拥江发展的空间品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京还梳理长江沿线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恢复了绿水青山;修复面积440公顷,消除地灾隐患48个,新增绿地面积170公顷,初步估算年增加固碳能力约1090吨。生态修复久久为功,改善了周边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到2025年末,南京剩余100多处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将全面修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2年,长江岸线整治项目和园博园项目获得了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围绕建设“绿色南京”“生态南京”目标,我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生动实践“两山论”。守牢生态保护红线,补齐生态短板,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南京,处处可见绿色发展新气象。
更新让城乡有品质更有温度
以人民为中心,绘就美好生活新场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市规划资源局连续开展7届“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以城市小品类公共设施为对象,面向国内外征集方案,旨在打造精品公共空间,为人民群众带来丰富多元的公共生活体验。第四期 “迈皋桥长园廊桥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桥·亭》已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言和路景观带的一道水上风景;第三期活动“园艺博览会花园驿站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方草亭》在江苏园博园内建成,成为游客打卡点之一。
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着名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市一贯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充分重视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规划探索和规划实践。
近十年来,南京总体规划的城市特色彰显都牢牢把握住了“一城、一江、一河、一山、一湖”的城市特质,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构建了完善的、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典范意义的“五类三级”的名城保护体系;始终坚持的“疏解老城、建设新区”的总体策略,也为老城保护以及特色彰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京成为着名古都中至今都城格局保留最完整的城市。
百子亭、颐和路在活化更新路上,坚持与古为新修复,亮出了独具特色的街区魅力,并被列入城市更新目录;小西湖虽是历史风貌片区,但年代久远,老旧破败,居民生活品质不佳。通过历时7年的梳理、规划、设计与更新,积极探索“小尺度、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如今,小西湖片区已从昔日的老旧棚户区变身为居民的幸福乐园、市民的游览打卡地,获得了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城市正从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存量提质转型,南京城市更新工作起步相对较早,作为城市体检、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等国家试点城市,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2年以来,围绕城市发展愿景,出台了40余项城市更新相关政策条例,构成了从环境综合整治到旧区成片再开发,再到老旧小区、历史地段微更新的政策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留改拆”城市有机更新模式。
2020年,市规划资源局创新参与出台《开展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着力解决居住类地段改造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等瓶颈问题,相关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站在新的百年奋斗征程上,全市规划资源系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场景。加速奔跑,探索创新,优化服务,扛起光荣使命,不断书写 “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壮阔规划篇章。(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