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信息

          南京多所学校探索多学科共育人模式——课堂“有创造” 作业“有情感”
          发布时间:2023-03-07 08:35 来源:南京日报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脑洞大开,音乐课也可以科技感满满;明明是劳动课,却带上了“妈妈的温度”……新学期开学满月,南京学校的创意课堂和情感作业让孩子们收获良多。记者了解到,南京多所学校以“活教育”为培育路径,以“生活力”“学习力”两方面促进学生“生命力”的蓬勃发展,探索多学科共育人模式。

          课堂很“嗨”:有创造有“碳”索

          音乐课也能打开一扇“探索之门”?科学课上可“玩游戏”?不可思议的课程让课堂变“嗨”,学生直喊“有意思”。

          在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金晓宁老师的音乐课上,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乐器,创作自己想要的旋律。只见老师拿出1只玻璃杯、1只瓷杯、1只一次性塑料杯。“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玻璃、瓷器和塑料杯子敲击发出的声音。”经过比较,孩子们发现,玻璃和瓷器的杯子敲出的声音更适合做乐器。“那我们一起来试一下。”金晓宁一边慢慢把水倒进去,一边敲杯子,一边让孩子们听声音,“大家想不想拥有自己的水音琴?”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兴奋不已,不停地尝试、创作。六(2)班的张惜蕊同学说,她觉得这样的课堂太好玩太有意思了。“只要孩子敢想,很多创造都可以进行。”金晓宁老师说。

          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柳洲东路分校的科技课堂,孩子们进行着“碳足迹”寻访。衣食住行中,如何减少碳足迹?孩子们各抒己见。随后,老师发布作业,让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用画笔制作精美趣味桌游。记者发现,想要做成完美的桌游,需要有巧妙的设计,色彩的把控,还有数学的逻辑思维。孩子们分工协作,亮出了他们的绝活。一张张漂亮又好玩的桌游“横空出世”。

          记者发现,我市这种有创造力的课堂还真不少。石鼓路小学的语文课可通过演说、介绍、游戏、互动演绎、亲手劳动、亲口品尝等展开。建邺路小学与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联手,将博物馆“搬到”了校内,对“云锦织造技艺”进行探究。学生们兴趣盎然,学有所得。

          作业“有温度”:让孩子成为热爱生活的人

          劳动作业中有了“妈妈的温度”,课堂“延续”到家,让一家人欢乐多多其乐融融。

          《学会整理》是陶行知学校的特色课程,老师发出作业表,希望孩子通过“计划”“过程”“评价”来完成“空间交换”。四(1)班的小袁准备通过这样的作业改变自己的房间。“我妈妈不仅是持家能手还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所以,我在列计划前,跟妈妈好好商量了一下。我想把我的小窝变得有序且温馨。”这样的计划当然得到了妈妈的大力支持,妈妈还特批了改造资金,购买了一些装饰品。“整整一个星期,我和妈妈有商有量,共同鉴赏,还在房间特地放上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合照,对我们共同的作品非常满意。”小袁开心地和同学们分享着她的“美丽小窝蜕变记”。

          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小先生”教育体系,将课堂“延续”到家。以前孩子回到家中,基本就是自己学自己的、自己玩自己的。但该校有一项作业就是让孩子回到家后把当天学习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记者在该校三年级学生缪津楠的家里看到,她给妈妈和舅妈绘声绘色地讲解着《荷花》这篇课文。有讲解,有提问,有互动……孩子讲得仔细,家长听得认真。这样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一家人欢乐多多、其乐融融。“这样的作业,让孩子热爱家热爱生活。”缪津楠妈妈说,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增加了亲子交流的时间,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打破学科“壁垒”: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京很多学校正探索打破壁垒、多学科多项目共育人之路,深度挖掘各学科的优势,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教育,要回归生活。”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彭小虎校长说,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人就有感情,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要告别器械化、程序化的教育模式,教育有温度、有情感才会更有生命力。”彭小虎校长说,他们学校通过学科课程与一般生活的结合,创设真实、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活动平台,促进儿童亲身体验、探究、反思、交流等,最终回到生活中进行实践,最终实现认知和行为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提升。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娟娟说,这种跨学科的课堂模式更注重知识与实践的整合,对孩子长远发展是好的。数学里有美术,有音乐,还有信息,擅长数学的孩子也可以有很高的审美情趣,让孩子全面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的探索需要有符合年龄阶段的课程体系和相匹配的评价体系。


          南京市人民政府